佛山市自然资源电子政务系统(过渡期)通过验收
近日,佛山市自然资源局组织相关专家对我院承建的佛山市国土规划信息化统筹整合(佛山市自然资源电子政务系统(过渡期))项目进行了竣工验收。与会专家经过质询和讨论,一致认为项目符合建设要求,达到验收标准,同意通过项目验收。
佛山市自然资源电子政务系统(过渡期)按照统一的办事指南;统一的审批业务表单;统一的事项审批标准进行业务审批,完成了67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的在一市五区自然资源部门的上线使用,基本实现一市五区自然资源审批业务"事项清单标准化","办事指南规范化","审查工作细则化","业务系统统一化"的目标。系统共有用户1785个,系统上线以来已办理业务2万5千多份,系统用户近1800人。
1. 业务审批信息高速路
系统搭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业务审批管理模式,通过业务协同,落实“一门式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的工作模式,促进审批协同,缩短审批时限;通过应用移动化建立脱离时间空间限制的管理闭环,提高审批效率。
2. 全过程带图审批
系统以自然资源一张图为支撑,打通项目的立项、方案、合同、竣工各个环节,衔接以“地块”为中心的空间管理方式,强化地上建设过程的数字化管控机制,形成“人”为核心服务、以“项”为审批基础、以“地”为管控要素的图文一体化业务审批生态。
3. 互联网+不见面审批
系统改变传统的单业务办理模式,打破信息壁垒,打通业务之间的关联关系,实现数据继承复用,将“不见面审批”由聚焦“让群众少跑路”转向全链条的不见面协作,实现多证合一,多审合一、电子证照、互联互通让数据线上跑路,做到隔离病毒不隔离服务。
佛山市自然资源电子政务系统(过渡期)响应“放管服”的改革要求,通过强化服务“一个窗”、治理“一块地”、协同“一条链”、共享“一个库”,初步建立 “以改革要求为框、行政审批为核、政务服务为辅” 的项目管理模式,以宗地为锚点、以时间为轴,实现项目的全过程关联,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自然资源管理业务管理新模式。